为什么叫香蕉姐(森为什么叫香蕉姐)

爱看美剧的人大概都知道“香蕉姐”

莎拉·保罗森 Sarah Paulson,

在很多人心目中她就是恐怖的代名词。

从2011年开始她就接拍了剧集《美国恐怖故事》系列。

46岁的她,完成了她电视演员生涯的大满贯。

艾美奖、金球奖、SAG演员工会奖、奥斯卡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初识香蕉姐,是在《绝望主妇》,她饰演Lydia,

经典的美国肥皂剧,人见人爱。

八卦狗血悬疑搞笑齐飞的一部剧。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她为什么被称为香蕉姐,

那是因为《美恐》第二季,莎拉·保罗森饰演的Lana有“Lana Banana”的昵称,她才因此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香蕉姐”。

香蕉姐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质,黑暗女王直视感。

2015年,她公开出柜,并与大自己31岁、时年72岁的不老女星荷兰·泰勒结婚。

《拉契特》中香蕉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恶魔般的护士长《飞越疯人院》里的Mildred Ratched的起源故事 ,

她精湛的演技,每个眼神,每一条脸上的细纹都在演戏,她把这个有着不堪背景,虽然童年遭受残忍对待,但却把救赎他人当做宽慰自己心灵的方式,试图满足所有人而忽略自己感受的神经质护士演绎得非常出色。

她外表看起来总是运筹帷幄雷厉风行,然而内心却脆弱的不堪一击,

她的心太软太善良,和她弟弟是完全相反的人,但我相信她内心深处的一部分是和弟弟相同的。

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下,华丽的复古养眼神剧。

《逃跑》是香蕉姐2020年Hulu的新剧。

讲述“香蕉姐”饰演的母亲独自抚养着女儿,当女儿得知了母亲罪恶的秘密,她们的生活开始瓦解。

剧情类似于《恶行》,

邪恶的母亲用母爱的名义精神肉体双重绑架自己的女儿。

从开始的发现真相,到暗中角力,再到直面对峙,

把母亲这个角色因为痛失爱女的陷落型人格端出,

让人领略到和睦背后的心机谋算和控制欲望,

也映衬普通人现实里的亲子关系,总是在寻找合适的相处模式,

一部算是很工整的惊悚片,

故事并不新鲜,恶性中的deedee演绎的更是可怕,

但是香蕉姐的演绎可圈可点,

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看起来还是很爽的,

因为女儿是早产儿,所以从小体弱多病只能坐轮椅,要做各种康复打针吃药,

但是母亲依然把女儿照顾的很好,

到后面的慢慢反转,

女儿发现情况不对,想方设法打电话和外面联系,

终于知道是母亲给自己吃的药物导致自己无法行走,

女儿发现真相:母亲抢夺别人的女儿多年来一直毒害摧残囚禁

女儿逃出升天,归来复仇,为母亲喂下同样的药物,

剧本寥寥几个字就可以说明白。

电影在女儿精彩的肢体表演和纯熟的演技中,

逐渐解开这种蓄谋已久的母女关系,被囚禁的感觉愈加强烈,

耸动的氛围就往上堆叠,囚禁角色置换也早已被料中

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小巧的悬疑惊悚作品。

这大概就是“看不见的伤害”,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

脱网电话,焊笔破窗,攀屋顶,滚楼梯,以毒攻毒。

一个病态的母亲,对自己女儿的掌控到了方方面面、每时每刻的地步。女儿到了读大学的年纪,为了让女儿永远不离开自己,母亲使用了非常恐怖的手段。女儿下肢瘫痪,而且还有哮喘,虽然她知道了母亲的恶行,但要逃离魔爪也是困难重重。

从矛盾设定上来说故事还是很精彩的,

只是剧本偏向于平淡。

将一部剧浓缩成一部电影,难度也不小。

这是导演擅长的领域,导演自编自导《网络迷踪》珠玉在前。

一炮而红以后,导演走了主流美式惊悚片的模子,

相较于之前的作品《网络迷踪》里那堪称令人惊异的离奇荒诞,

本片则对细节描绘的删繁就简把故事凝练为了一个精致而通俗易懂的整体,

快节奏的紧张发展令观众时刻集中注意力。

母亲和女儿在逼仄空间里的强大对手戏所带来的感染力。

身体禁锢和精神封锁,以最小的成本拍出高级的悬疑感。

台湾电影《血观音》也有类似的情节,

可以对比一看,母亲最终也是被女儿禁锢,

亲情之间的斗争最终看谁最心狠吧。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是阳光小云朵,点个再走吧。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