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唐抄本 本草集注 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其集结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
《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
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
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年),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年),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年)、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年)。
越靠后越好吧,因为是经过实践的,而且过去有些药灭绝了,方子也不能用了。但以前版本的药方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