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运动和力 (3-5)
第3节 重力
知识概要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物体的重心及重力的方向。
3.通过实验,掌握重力大小和物质质量没有关系。
知识要点
1、重力及其方向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人们常利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也可以测桌面是否水平,画是否挂正。(竖直向下是特定方向,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方向。而垂直向下没有确定方向,只是垂直于某个平面向下。)
*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
或
(2)g = 9.8 N/kg,它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 = 10 N/kg。
(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 质量 | 重力 | |
区别 | 概念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符号 | m | G | |
量性 |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
单位 | kg | N | |
计算公式 | |||
测量工具 | 天平、秤 | 弹簧测力计 | |
联系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 ,g = 9.8 N/kg |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于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几何中心,如下图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概要
1. 会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2.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其含义。
3. 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物理现象。
知识要点
1、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两个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这里包括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合力为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推广为“合力为零”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要看物体的初始状态,若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即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物体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
*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
(2) 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惯性定律是只有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遵守的规律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概要
1. 知道受力平衡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会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 应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
1、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明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 3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异同 | 一对平衡力 | 相互作用力 |
相同点 | 大小相等 |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方向相反 | |
在同一条直线上 | 在同一条直线上 | |
不同点 |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可以存在 | 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 |
两个力的性质可以不同 |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