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极本”会被误认为是高价低性能的电子产品?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因为产品的根本任务是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满足堆料需求。在发烧友氛围里,认为相较于性能本,超级本是“高价低性能”,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超极本受限于机内空间设计,尤其是散热设计,只能采用低压U、核显或者专为超极本准备的MX独显,这相较于标压U和性能显卡,在类似价格上,性能的确是低很多。从性能的角度出发,超极本和性能是无法相比的,售价2W的超级本,从绝对性能来考量,甚至不如售价5K的性能本。
在传统笔记本设计里,散热系统是制约其体积和重量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散热铜管的体积,风扇的体积,散热腔的体积等等。而对于性能释放来说,在同等制程工艺下,功耗、热和性能是正相关的,所以,只要是超极本,无论是高中低端,性能的天花板都非常明显。
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超极本的市场越做越大,甚至成为了笔记本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真实的用户市场,用户需求是多样化的,极致的性能只是部分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全部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经典营销4P理论是Product、Price、Place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