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咨询我,说自己是灵活就业者,没有固定的参保单位,该如何缴纳社保,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呢?其实共有3种参保缴费方式可以选择,第2种更加经济实惠:
第一,挂靠其他单位缴缴纳社保
挂靠单位缴纳社保最大的优势是缴纳的险种全,享受的报销待遇多,可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但相应的缴费压力也很大,就拿山西省的缴费标准来举例,养老保险缴费比例24%,医疗9%,生育1%,失业1%,工伤0.4%,合计是35.4%。如果按照2021年最低缴费基数3235元来计算,每月需要缴纳1145.19元,一年需要13742元,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经济压力很大。除此之外,挂靠单位缴纳社保也有很多风险,如果单位拿了你的社保费,却没有按时给你缴纳社保,导致社保断缴或者累计缴费年限不足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参保人的利益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第二,缴纳灵活就业社保
7月16日,人社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各地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灵就业者可以在就业地参加灵活就业社保,可以避免很多来回办理手续的麻烦。
缴纳灵活就业社保,只能参加养老和医疗两个险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20%,医保缴费比例9%,各地缴费比例可能会有差异,缴费基数是在当地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之间自由选择,还是以山西省缴费标准来计算,如果按照最低基数缴费,每月需要缴费938.15元,一年需要缴费11257.8元,低于挂靠单位的缴费水平,但是同等条件下享受的养老和医保的待遇是没有差别的。
此外,缴纳灵活就业社保还能享受国家的社保补贴政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4050政策”,针对年满50周岁的男性以及年满40周岁的女性,没有单位缴纳社保的就业困难人群,制定的社保补贴政策,一般情况下可以申领三年社保补贴,如果距离退休年龄只差5年的,可以申领至退休,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经济实惠,安全性也是最高的。
第三,缴纳城乡居民社保
灵活就业者还可以选择缴纳城乡居民社保,这种险种是按年分档次缴费,缴费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组成,缴费档次越高享受的补贴越多,大多数省市的缴费区间在200元到5000元,相比前两种缴费方式,最后一种缴费压力最小。但是社保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20年实际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的人数为16068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3355亿元。计算下来城乡居民年均养老金水平是2088元,月均养老金水平为174元,根本不足以维持生活所需,所以我不推荐缴纳最后一种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