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2月6日签约,到2020年12月8日曲靖隆基(一期)首根单晶硅棒顺利出炉,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曲靖隆基创造了“曲靖速度”,展示着曲靖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决心。
位于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子工业园区的曲靖隆基绿色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基地机器轰鸣。基地上,土建施工、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单晶棒生产在同时进行。
一期1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总投资42.53亿元,规划用地为660亩,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50亿元,实现税收约3.5亿元,解决就业人员约2800人。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自去年签约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就项目推进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了专项债申报、林地指标报批、配套电力工程推进等困难和问题,高位推动项目建设;曲靖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先后30多次专题研究项目建设工作,率先采用“先建后验”管理模式,高效推动项目建设。
建设者们倒排工期,采取平行流水交叉作业方式施工,克服了新冠疫情影响等困难,项目顺利推进。
如今,项目已完成投资约7.54亿元。其中,101主厂房主体结构完成80%,浇筑完成单晶炉基础500个,单晶炉设备进场77台,已安装70台,调试完成30台,已投用4台,切片机设备安装19台;104机加车间已交付投用;109氩气站氩气灌等主要设备安装完成;111废水站9栋单体主体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综合楼、宿舍楼等配套用房已部分移交隆基公司使用,预计明年1月附属配套用房可全部交付隆基公司使用。
今年11月18日曲靖隆基开始部分试生产,到12月8日首根硅棒顺利出炉,曲靖隆基(一期)项目又一次创造了生产的“曲靖速度”。
一名工程施工者表示,如果隆基二期20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实现税收约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5000个;如果隆基三期30GW单晶电池建设项目落地后,曲靖成为一流的“世界光伏之都”将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邱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