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是怎么形成的(牙齿内壁掉了一块舔着难受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养生”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时候,都会特别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注意戒烟戒酒,养肝养肺;注意“饭后百步走”、“每天要喝八杯水”……但是,口腔的健康、牙齿的状态,您多久一次呢?有没有每天坚持刷两遍牙呢?有没有去看过牙医,洗过牙呢?

这几个问题可能不太好回答,因为比起我们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的重视,牙齿似乎长期处于一种被忽略的位置。很多人觉得,牙只要不疼,就没必要去管。所以久而久之,口腔问题日积月累,逐年加重,不但牙齿又黄又臭,连胃口都变差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常见的口腔问题,那就是牙齿上,尤其是牙齿缝隙里的黄色或者黑色的“石”状固体,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

牙齿上的东西叫“牙结石”

牙齿缝隙里的石状固体就叫牙结石,口腔里面产生的细菌,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混合生成“牙菌斑”,它像一层薄膜一样覆盖在牙齿表面,长时间得不到清除,就会日积月累地成为坚固的“牙结石”。

不要认为自己每天刷牙,就一定不会产生“牙结石”,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牙结石不能通过刷牙来去除,大部分人口腔里都有它的存在。

数据显示,中年人群体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结石,就是在口腔卫生环境状况更好的青少年群体中,有牙结石的人,也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如果牙齿的整齐程度本身就比较差,那么更容易导致牙结石的形成。而有着抽烟习惯的人,牙齿的颜色往往也更深,这其实是因为吸烟让沉积物更容易附着在牙齿的表面。

“牙结石”有什么影响?

牙结石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让我们的牙齿不够美观。牙结石产生较久的话,体积也会慢慢变大,牙缝中能够直接看到浅黄色沉积物的存在,看起来有碍观瞻,也容易使有这种状况的人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萌发不愿意与人交流的情绪。

其次,牙结石的“成分”中有口腔细菌和食物残渣,这些东西在嘴巴里长期“发酵”,容易产生异味,导致牙结石患者有“口臭”的症状。这样的话,不仅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造成许多不便,还会影响吃饭时候的味觉体验,当每一口食物都觉得“难吃”了许多,胃口又怎么能好,身体又怎么更好地吸收能量和营养呢?

还有就是,牙结石存在于牙齿根部靠近牙龈的位置,或者牙与牙的缝隙之间,它不断的“发展壮大”,就不能避免地会挤压到口腔里有限的空间,这样一来,也容易造成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等症状的产生。对口腔健康十分不利,应该及时有效地得到避免。

那么,怎么去除“牙结石”?

去除牙结石最好的办法,就是“洗牙”。因为牙结石的坚固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并且它存在的位置比较特殊,很难直观看到。所以一般的刷牙是没有办法很好地影响到牙结石的存在的,最好还是通过洗牙。洗牙不是单纯地用水来“清洗”牙齿,而是利用超声波来“震碎”牙结石。将这些发黄的“小石头”全部清除下来之后,牙齿看起来会美观很多,并且更加健康了。

不过,朋友们需要知道一点,如果牙齿发黄、不够白皙,那洗牙实际上是起不到太多的改善效果的。因为它主要去除的是牙结石,可以解决因为牙结石的存在而造成的牙齿外观的不良影响,但改变不了牙齿本身的色泽。所以这方面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坚持刷牙才是硬道理。

洗牙之后,牙齿比较敏感,短期内要注意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较烫、较硬的食物,以免对牙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另外,想要抑制“牙结石”的生成,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吃太过黏软的食物,这样的食物更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如果再不加以更加认真有效的清洁,会助使牙结石的形成。

同时,在日常牙齿清洁中,可以选择含氟量较高的牙膏,它可以帮助抑制细菌和蛋白质对牙齿的吸附,更好地保护牙齿健康。

牙齿上“又黄又臭”的“石状物”叫做牙结石,它是常见的牙齿问题,虽不至于是“洪水猛兽”,但长期存在的话,会危害口腔健康,建议朋友们每隔一段时间去洗一次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它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