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发现女儿时不时的啃手指甲,尤其是在紧张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来了陌生的人,孩子紧张地躲到大人后面,啃着指甲,偷偷的看着客人在说什么。三岁以前的小宝宝会吮吸指头,是为了满足口腔欲。
小宝宝咬手啊或者啃东西司空见惯,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不难发现成人也有这种习惯。经常听人说啃指甲是缺锌了,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啃指甲主要出现在哪些人身上呢?对心理有没有影响呢?
01
啃指甲主要存在于学龄前儿童身上
宝宝在0-3岁会存在吮吸指头,尤其是大拇指。在公共场合经常看见小宝宝坐到小推车里面,可爱的不行。像个萌萌的小天使,啃着大拇指,流着哈喇子。
有时候冲人微笑,更是可爱至极。还有就是上了幼儿园之后,小朋友也会啃指甲,这个时候,家长都会比较孩子。想着宝宝会不会是缺乏锌了啊,或者是缺乏微量元素了。大部分小朋友到了上小学,这个啃指甲现象会慢慢自然消失。
因为学龄前的宝宝们,刚入园的宝宝们,对幼儿园一切都是陌生的,心理上会有很多不适应。从一对一的照顾变成群体照顾。度达不到,宝宝又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产生啃指甲的习惯。
等到熟悉了环境,宝宝焦虑的情绪和不安的心情慢慢调整过来,注意力从而转变了,宝宝的也适应了习惯,而且心理安全感和度也没有要求那么高了,啃指甲现象慢慢也消失了。
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有的成人也会存在啃指甲现象,但是确是极少数的,而且如果不是心理问题,就是个人习惯了。
02
啃指甲会形成不良好的习惯
很多人成年了之后,啃指甲依然改不掉。就像习惯看手机从兜里面掏出来手机,就想看。实际上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替代品,一些女士会把指甲上涂上指甲油,如果自己仍然啃了,口味不好。我有个同事,喜欢啃指甲,她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就经常做指甲。
从而慢慢改掉了啃指甲毛病。啃指甲从卫生角度,确实细菌比较多。而且从心理上来说,是一种焦虑表现。就像吸烟的戒烟一样,为什么吸烟,烦躁、焦虑。
而且越烦,越吸多。等到了想戒烟的时候,必须找替代品。吃东西,如果不吃,肯定戒不掉。戒烟的朋友都会去吃瓜子,吃零食。因为已经习惯了,只要思考了,摸兜就想抽烟。必须有个事情干,才能戒掉烟。
03
啃指甲是对自己心理的安抚
很多啃指甲人,会发现,啃指甲的习惯太可怕了。手指甲啃得都没有了,像个没有长毛的肉球球。
新的指甲未长出来,又成秃的了。而且对指甲不好的同时,最重要的吃进去过去细菌,容易生病。啃指甲的同时,实际上是对心理的安抚。小孩子啃指甲,不能用打骂、责罚来惩罚。
实际上,很多成年人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比如说看手机、看一本书,都会出现咬指甲的现象啊。
如果不是很严重的,不要刻意提醒,如果刻意提醒,反而会让啃指甲的人经常性地去做。啃指甲就是安抚自己焦虑的内心,所以,如果不是习惯性的,一定不要刻意地提醒。
04
啃指甲的危害
啃指甲除了会带来细菌的同时,还有哪些方面呢?
- 经常啃指甲习惯不太好,会给自己的形象打折。
- 经常性啃指甲,会对自己的牙、口腔造成损伤。
- 经常啃指甲会使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小孩子,你讲一件事时候,他啃指甲,你问他,他丝毫不知道你讲的什么。
- 4、 容易伤害手指头的皮肤,经常性的啃,皮肤会受伤害。
05
啃指甲的原因
- 啃指甲是缺乏营养物质了,该补钙铁锌了吗?很多人这样认为,会多补充营养物质。
- 孩子心理过度紧张、焦虑。作为家长,要多孩子,及时引导孩子。同时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去责备孩子,学会做孩子的引路人。做情绪的主人,做个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
- 在小宝宝的时候,喜欢用手去尝试,所以,小孩子也会啃手指甲,但是只要没有形成习惯,作为家长,要及时纠正。
所以,啃指甲不一定是因为缺乏锌了,原因有多种多样,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多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的成长避免不了要父母教导和,作为父母一定要多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不要等到孩子养成习惯了,再去想尽办法解决,就比较困难了。也会带给父母和孩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爱孩子,就要多去用心孩子。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才会更加健康,而且孩子成长才会更加快!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