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腾讯房产发布的《2021中国物业服务调查报告》显示,84.72%的业主对自家小区的物业服务评分为不合格(以6分为及格线),仅7.36%的业主对物业表示满意,可见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紧张。
业主认为,既然交了物业费,就应该得到同等价值的服务。但从调查来看,大部分业主认为物业公司的管理能力、收费标准以及服务还存在差距。
作为业主,我们都希望居住的小区是个安全、整洁,同时配备齐全,有可以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有员工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管理高效并且能有效沟通的物业团队;并且物业公司能禁止侵占业主的合法权益,及时服务解决业主问题。
实际上,国内绝大多数物业公司已经为社区提供了不少服务,也确实处理了业主的各种问题、难题,可是为什么业主们依然不能满意,甚至想“炒掉”物业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物业管理工作中,业主的反馈渠道单一,不够便捷、直接。
每当业主提出需求或问题时,物业要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前去处理。如一天内反馈的问题较多,物业人手不足就容易出现遗漏、效率低等问题,并且大部分问题解决完后续没有人员持续跟进,导致问题无反馈,业主就会不满。
2、物业缴费麻烦。
大部分物业公司也是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时间,这与大部分在外工作的业主出门回家的时间冲突。业主们也很为难,不是我不想缴费,可是,物业上班我上班,我下班了物业也下班,经常扑了空。虽然缴费的频率不高,但物业人员很难高效地处理,并且收费耗费时间长,有时候甚至出现收不齐的情况。
3、物业工作效率不高。
一个住宅小区至少有上千户房屋,物业团队每天对公共区域、停车场等区域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巡检已经花费了不少时间,如再进行挨家挨户地上楼检查电梯、照明、卫生、楼道等情况,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因此,从时间和成本考虑,很多物业公司采取的是“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的方式,而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
作为物业公司,服务业主是第一要义,但传统的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不但效率不高,还会产生高额的人力管理成本,既吃力又不讨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慧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小区已经改造升级为智慧社区,利用科技帮助物业团队进行管理。
智慧社区旨在为小区管理降本增效,通过5G、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在小区中装置智能设备与社区各区域互相打通,通过管理处的可视化物业大屏与物业手机端、业主客户端的互联,实现智慧门禁、智慧梯控、智慧消防、智慧停车、智慧安防等场景,提高物业的管理服务水平,也为业主们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居住社区。
随着房产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智慧科技的发展,物业团队的管理服务质量也成为社区居住指数的考核标准,纯靠人力进行服务和管理的能力有限,借助科技的力量才能让物业团队的综合实力得到更进一步的跨越,才能在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