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呢?正在专心的做着一件事的时候,突然感觉耳朵痒痒的,用手指反复揉搓,发痒的感觉依旧不见好转,只能用手去掏,却什么都掏不出来,耳朵发痒,却掏不出任何东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耳朵老是痒,却掏不出任何东西,别忽视,或是这5种疾病的信号
(1)螨虫滋生
螨虫属于非常可怕的寄生虫,螨虫广泛分布于:阴暗潮湿的角落、地毯、床垫、枕巾、沙发套、空调、凉席、棉被、毛巾、浴巾等处,如果经常觉得耳朵痒,在耳朵没有发炎的情况下,很容易使螨虫滋生导致的。
螨虫无孔不入,它们会趁你不注意的情况下,跑到你的身上,钻进你的耳朵中,想要缓解这种情况的话,一定要勤晒棉被,及时清洗枕巾枕套,避免螨虫滋生。
(2)耳道湿疹
耳朵发痒与耳道感染,引起的耳道湿疹有很大的关联,霉菌会滋生在太阳光线照不到的,阴冷潮湿的地方,耳道就是非常适合霉菌生长的培养皿。
耳道的结构较为复杂,阳光不容易照射进去,清理时也不能彻底地清洁干净,再加上很多人有游泳的习惯,经常游泳会导致耳道内灌入泳池水,不能及时清洁干净的话,就会导致霉菌滋生耳道变潮湿,从而出现耳朵瘙痒的表现。
(3)中耳炎
耳朵经常发痒与耳朵炎症有很大的关联,耳朵虽然是身体中较小的组织,但结构复杂,如果不能定期好好清理耳朵的话,就会导致耳朵内滋生较多的细菌,在洗脸洗头时,少量水分浸入耳朵中,如果不能及时清洗的话,就会导致耳朵发炎,诱发中耳炎症,出现耳朵发痒和疼痛的感觉。
(4)外耳道过敏
很多人会因为环境或饮食习惯的改变,出现应激性过敏的现象,比如在特定的某一时间段内,突然对海鲜或其他食物过敏,外耳道也会因为周围环境或温度的改变,出现过敏症状。
一旦出现外耳道过敏,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耳朵频繁瘙痒却掏不出东西的表现,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生活中一定要定期清洁,避免水分浸入。
(5)耳朵进水
不少人洗澡或游泳时,一不小心就会将大量的水分灌入耳朵中,耳朵进水一定要及时将水珠从耳朵中清洁干净,长时间让水呆在耳朵中会诱发耳朵感染,也会导致耳朵发痒。
02
掏耳朵时需要注意什么?
掏耳朵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耳朵发痒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指掏一掏,有些讲究的人会特地准备棉签或掏耳工具,怎样掏耳朵最健康?如果你还不清楚的话,一定要接着往下看看。
(1)给婴幼儿掏耳朵时,棉签进入耳朵的深度不应超过三厘米,婴儿的耳道浅,深入过深的话,容易损伤耳蜗,影响听力,为婴儿掏耳朵时,最好使用消毒棉签,不要用掏耳勺。
(2)成人的外耳道,长度约为3~4厘米,使用掏耳工具掏耳朵时,深度最好不要超过三厘米,否则会损伤耳蜗。
(3)掏耳朵时一定要由浅入深,千万不要一下就将他耳勺伸入最深的部位。
(4)掏耳朵时一定要沿着耳朵的轮廓进行,自上而下,可以使用专业的掏耳工具,如果自己不会掏的话,可以请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5)掏耳朵时尽量选择在僻静的地方,避免周围人过度打闹、走动,以免出现意外。
(6)当耳朵出现刺痛感,掏耳工具带有少量血液时,一定要停止掏耳,及时就医检查,以免损伤听力。
(7)如果耳垢较多难以清洁的话,可以使用专业的滴耳液,软化耳垢后,再用棉签掏出。
03
耳朵痒可以经常掏吗?
医生不建议大家经常掏耳朵,因为耳朵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人体主要的听力感受器,耳朵帮助人们接收到外界的信号,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经常用力的掏耳朵,容易损伤耳蜗和前庭器官。
由于耳朵过于敏感,经常掏耳朵还会加重细菌真菌的感染,手是身体中最脏的部位,双手每天都要接触较多的物体,物体表面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毒物会全部附着在手指,经常用手掏耳朵会加重耳朵过敏和感染的几率,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听力。
由于手指过粗,经常用手指掏耳朵,还会导致颅内感染,如果不慎将耳朵掏出血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千万不要盲目用棉签将血液止住,这样做的后果会导致颅内出血加重,重大甚至会危及生命。
奉劝大家管好自己的手,不要频繁地去掏耳朵,耳朵实在觉得痒,可以轻轻地揉搓耳朵或请专业的医师帮助自己清理耳道,缓解瘙痒的感觉。
屏幕前的各位朋友,你们是否会出现耳朵频繁发痒的感觉呢?如果还有其他缓解耳朵发痒的好方法,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分享。
耳朵是连接外界信息的接收器,请保护好自己的“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