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osu(suis)

本科留学申请时,成绩、背景活动及文书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学生和家长会疑惑,时间有限,需要准备的东西却那么多,到底哪个优先级更高?更重要?

这取决于我们的招生官他们到底看重什么,什么才是他们所真正的。

NeoSeeds-新麦芽留学

一、美国大学招生官看重什么?

据美国教育界的权威机构——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CAC)向4000多所高校的招生办发出了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在关于“录取时招生官所考量的因素”的问题上,十几年来的统计结果一直都没改变,总体归结为三类。

01 标化成绩

世界上任何一个教育体系都必然需要一个可以量化的参考指标,学习成绩是大家所共识的最佳指标,也是留学申请时最基本的考察要求。

在美国,基本每所大学都会在招生时明确给出成绩要求。正如社会求职者的学历一样,成绩也是一个“敲门砖”,如果达不到录取机构的要求就无法进入“候选池”,招生官基本不会考虑,被录取的概率几乎为零。

成绩虽是入学的基本条件(资格),但不是唯一条件。

02 个性及特点

申请人的个性及特征一般会在文书材料中体现出来。

PS(Personal statement):告诉招生官你是怎样的人

推荐信:告诉招生官,在别人眼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向申请人发出面试邀请(主要是视频通话),“纸上得来终觉浅”,招生官愈来愈希望能够在分数及文字之外了解到一个更加立体的申请人,以尽可能准确地判断申请人的个人特质是否能与学校的文化相吻合。

图片来自网络

03 Talent(才华与特长)

Talent作为加分项,只有高排名的一流大学会比较重视(例如哈耶普斯),大部分高校则不会太这项。

图片来自网络

NeoSeeds-新麦芽留学

二、所以,活动重要么?

先看一组数据

来自NACAC对美国大学招生官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课外活动这一块,只有6.4%的招生官认为它非常重要,更多招生官把课外活动视为相对次要的位置(第二重要)。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这貌似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信息不太一样,美国大学不是很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么,很多留学机构都在强调背景提升这一块的重要性,为什么会被放在“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位置?

NeoSeeds-新麦芽留学

三、活动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留学申请时成绩永远是首位,包括语言成绩、学科成绩及外部考试成绩。文书材料同样必不可少,其次才是活动。如果成绩不达标,文书又写得很差劲,那活动再亮眼也是白搭。

以纽约大学为例,课外活动一项依旧被放在了“Important”(第二重要)的位置。

纽约大学招生时各因素的参考权重

而Rigor of secondary school record、Class rank、GPA、Standardized test scores及Talent/ability才是招生审查时的重点考察部分。

另外,参加了什么活动不是招生官们考察的目的,申请人从这些活动中得到了什么才是他们想真正了解的。好的活动能够衬托出一个申请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乃至是领导能力。当活动名称无法向告诉招生官传递出这些信息时,文书材料的重要性(补充说明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每个高校的情况不同,招生时参考的标准也不同,但整体遵循Holistic Admission(整体审查)的策略

NeoSeeds-新麦芽留学

四、Holistic Admission(整体审查)

美国大学招生官很推崇一种"Holistic Admission"(整体审查)的录取模式。即强调从整体去判断一个申请人是否值得录取,而不是只从某一部分进行衡量。

缅因大学法明顿分校招生官表示:相较于成绩,他们更看重申请人未来能为学校带来什么,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审查申请材料时会从整体出发,综合成绩、活动、个人经历、技能、艺术特长等。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这个策略,一个成绩一般(GPA3.0)但拉小提琴很棒的学生可能拿到Offer,而一个成绩优秀(GPA3.5 )但其他地方平平无奇的学生可能会被拒绝。文书出色的同学相比文书一般但成绩优秀的同学可能更受招生官的青睐。这所学校情况如此,换到别的院校可能又是另外一种局面。

其它大学是这样描述他们的整体审查方案的:

哈佛:

在我们的录取过程中,没有所谓的“哈佛学生模范”,审查每位申请人时都会非常仔细。我们始终努力于找出那些能够成为彼此和他们的教授最好的教育者的学生——那些能够在大学期间及未来启发周围人的人。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

我们渴望招收有学术天赋的学生,以及那些具备在大学中取得成功的潜力的学生。

俄亥俄州立大学(OSU):

我们希望找到能够证明自己不仅聪明且有领导意愿的人;能从人和想法的多样性中看到力量;能在解决问题时寻求合作;会利用一切机会去搞清楚自己能为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的人。

为了切实有效地落实整体审查,哈佛至少派出2位招生官对同一份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且最终还会组织至少4人的讨论组,整个时间历时1小时以上。

每所大学所考察的因素都不一样,所以被哈佛录取不意味着就能拿到耶鲁的Offer;被MIT录取不意味着就能被宾大录取。

麻省理工学院招生时各因素的参考权重

宾尼法西亚大学招生时各因素的参考权重

哈佛副教授纳塔莎·沃里科(Natasha Warikoo)表示招生录取是存在随意性的(arbitrary),“哈佛拒绝了1/4的SAT满分学生,宾大及杜克大学拒绝了3/5的高中荣誉毕业生”。

除此之外,学校招生办招生时还需要考虑特定群体的需求。学校缺一名优秀的橄榄球队员做主力,校方文艺组织需要一名出色的舞蹈表演者。这些需求都会影响到大学每年的招生计划,所以通过分析往年的录取数据意义不大,因为招生需求每年都在变化,从“整体性”出发去招生才是他们所真正考量的。

NeoSeeds-新麦芽留学

五、整体审查意味着什么?

因为招生计划每年都在变化,所以寄望于能从那些拿到Offer及落榜的学生中分析出规律是不太可能的。

那些看起来极其优秀的人不一定就能进入哈普耶斯这些顶尖大学,一是名额有限,其次是招生团队有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整体审查”并非是什么玄学,以为寻找到某所大学的招生规律并套用它反而更像玄学。

情况可能是这样:大学早早制定好了招生计划,因为某位学生不属于“计划内“或是计划的名额已满所以没被录取。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