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股民都听过“五穷六绝七翻身”。
这个说法最早来自农家,反映了青黄不接时期的窘况。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的股市也呈现这样的规律。
而在A股,坊间的说法是:五六月份业绩真空期,券商忙于调研、调仓换股,因此市场相对弱势。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2000-2020年,21年间,A股沪指各月份涨跌比例
统计2000-2020年,共21年间,沪指各月份涨跌的天数情况。
可以看出:
- 2月份涨天数最多,达59.1%;
- 3-6月,涨的占比逐渐走低,到6月只占49.8%;
- 7月,涨的天数占比为54.6%。
整体上看,5、6两个月,涨的天数确实占比偏低(其中6月是全年最低)。
而7月大幅反弹,确实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感觉。
为确保可靠,排除掉过久前的数据。
看下2011-2020年,共10年的情况:
2011-2020年,10年间,A股沪指各月份涨跌比例
- 8月,涨比最低,才47.7%
- 2月,涨比最高,达62.4%
- 4-6月,涨比偏低,在50%左右
- 到7月,涨比反弹至55.4%
“五穷六绝七翻身“,似乎有那么回事。
各月份,每年都有涨比和涨幅排名。
在2011-2020年间,求平均如下:
月份 | 平均涨比排名 | 平均涨幅% |
1 | 6.6 | -1.03 |
2 | 3.4 | 1.84 |
3 | 6.2 | 0.96 |
4 | 7.1 | 1.74 |
5 | 7.8 | -0.43 |
6 | 7.1 | -2.4 |
7 | 5.8 | 0.08 |
8 | 8.7 | -1.22 |
9 | 6.5 | -0.48 |
10 | 5.3 | 1.32 |
11 | 6.4 | 1.19 |
12 | 7.1 | 2.76 |
可以看出:
- 从涨比上看,2月表现最佳,8月排名最后,4-6月排名相对靠后
- 从涨幅上看,12月表现最佳,其次是2月。6月表现最差,5月表现也相对靠后
不论从涨比还是涨幅上看,5、6月表现均欠佳,而7月相对有较大的提升。
当然,“五穷六绝七翻身”只是从统计的角度,整体上看是那么回事。
并不绝对,实际每年表现都有些差异。
如果碰到股灾,翻身是不可能的,比如15年7月,沪指跌幅达14.34%。
而21年,5月沪指涨幅4.89%不穷,6月跌幅-0.22%也不绝。
最后,对于“五穷六绝七翻身”,你怎么看呢?
#7月##6月##五穷六绝#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