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为什么跌(绿地城楼盘)

绿地控股4月26日晚间发布2020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558亿元,同比增长6.53%;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3.13%;基本每股收益1.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57%。报告期内,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47亿元,同比增长132.17%;期末货币资金1035亿元,同比增长16.42%。股东回报结构优化,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并拟每股送红股0.05股。

绿地控股股价走势图

面对2020新冠疫情的冲击,绿地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着实不易,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公告次日,绿地控股股价不涨反而下跌2.12%,更让无数投资者欲哭无泪的是,曾经市值第一的绿地股价,如今股价暴跌86%,不及万科1/4,甚至连保利的一半都不到。

绿地控股历年营收和净利润

2015年绿地控股借壳金丰投资上市,市值最高达到5000亿元,彼时万科市值也仅为3000多亿。为何六年时间过去,如今市值不及万科1/4,为何绿地控股上市及巅峰,曾经的地产一哥,为何惨遭市场抛弃?下面笔者为你揭秘绿地不受资本市场待见的原因。

一、高营收,低利润,净利率不及万科和保利的1/3。

万科A历年营收和净利润图

从绿地控股上市后的历年营收和净利润图看,绿地2015年上市后,营收和净利润都翻了一倍以上。单纯业绩图上看,表现还是不错。然而如果跟同行业对比,你就会发现情况不妙了。2015年绿地营收2075亿力压万科A的1955亿,但是绿地净利润仅68.9亿,而万科高达181.2亿,是绿地净利润的2.6倍。而到了2020年两者差距没有缩小反而略微扩大到2.77倍。虽然2020年绿地的营收是保利的两倍,但净利润却仅为保利的一半。说明绿地的净利率非常低,根据绿地、保利和万科三家公司发布的年报可以看到,三家公司的净利率分别为4.64%、16.47%和14.15%,绿地净利率不及保利和万科的1/3,说明绿地投资大,但是获得的效益极低。所以资本市场难以看好绿地。

绿地控股主营业务构成

二、绿地多元化投资,规模做大,但是却大而不强。

为了改变颓势,绿地近几年一直在调整战略方向,围绕房地产主营业务,发展“大消费”“大基建”“大金融”的三大业务。

绿地各业务毛利率

虽然绿地通过三大业务,实现了营收和总资产快速发展,但是企业债务规模也不断提高,目前负债高达1.24万亿,负债率这几年始终高达近90%,严重超过国企80%的红线。而且目前绿地最大的营收板块建筑及相关产业虽然高达2334亿,但是毛利率低至4.6%,还不如大多数银行股的股息高,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板块虽然推高了营收,但是是通过大规模投入资金换来的,而且还严重提高了企业的负债。而绿地原本在地产板块营收曾经高达第一,如今地产业务多年停滞不前,今年一季度更是被甩出前十名,被碧桂园、万科和恒大行业三甲远远甩开距离。而金融板块虽然经过多年耕耘,依然没有多少建树。由此,可以看出,绿地一味多元化,不仅将原本主业房地产拖累,掉队明显,另外两大板块也没有想象的好。导致公司竞争力不断弱化。

三、国企背景,积重难返,管理问题频出。

去年绿地控股西南事业部下属子公司被媒体公开讨债的新闻、拖欠工程款和广告费、桃色丑闻、以及网上充斥的对绿地房子质量的投诉,一波波的话题,暴露了绿地集团内部官僚作风严重,管理混乱的现状。

四、负债高企,三条红线压住绿地控股。

“三条红线”规定:试点房企的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以及现金短债比须小于1倍。作为试点房企之一的绿地控股,依照“三道红线”融资新规,2020年绿地控股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4.1%,较上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139.2%,较上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为0.97,同比提升0.21。由此,绿地控股2020年年度三项指标较2019年略有改善。但依然踩中两条红线,一条勉强由红转橙。绿地控股形式依然严峻。

正式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绿地控股上市后,股价一路暴跌,难受资本市场的待见。作为世界500强的绿地控股,虽然近些年营收不断攀升,目前已进入176位,但是我们更期待绿地控股在把企业做大的同时,更希望绿地不断做强,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盈利水平,用更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进行任何操作建议。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