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革命人物系列故事
矢志不渝不畏牺牲的王博烈士
王博,原名焕熙,龙岩县(今新罗)红坊悠远村人。13岁时,王博被母亲送到在龙岩城的舅舅那里学医,并做些杂活。15岁时其祖母从台湾回来,带他去了台湾。 1926年春,王博来到台湾高雄县,在一家鞋店当学徒,三年师满,独立在台谋生9个秋冬。王博天资聪颖,自学音乐和绘画,不但会吹笛拉琴,还学得一手好画。当时,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王博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愤慨万分。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中华民族面临深刻危机。这年秋,王博满怀抗日救亡热忱回到龙岩,在船巷黄岗学校担任图画和音乐教员。10月,日军攻占金门,进击厦门,福建战云弥漫。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在龙岩领导成立了“闽西抗敌后援会”。王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创作漫画,出版墙报,受到中共红坊区委重视。年底,王博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中共龙岩县委的领导下,1938年初红坊区各校组织了抗日宣传队。王博善于做群众工作,党派他秘密负责红坊区抗日宣传队的政治工作。不久,国民党红坊区公所也成立了“抗敌后援分会”,根据中共红坊区委的决定,王博以教员身份参加了该会。3月,新四军二支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后,王博接受县委领导魏金水、吴作球的指示,率领宣传队到红坊各乡演出,宣传抗日救亡,亲自写标语、绘连环画,并以“抗敌后援分会”委员的名义,在学校、农村中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8年5月16日,日军攻占厦门,形势严峻,王博根据中共龙岩县委的指示,团结各阶层抗日力量,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参与组织有教师、学生及社会青年和爱国华侨参加的联合演出并编写、审查剧本,还经常为中共闽粤赣边党组织的公开刊物《前驱》周刊以及《团结报》撰文。他同魏金水、吴作球等深入后田、下洋等地,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各项工作。1938年底至1939年初,王博在船巷坎洋前后发展傅椿元等21人入党,成立中共坎洋支部,又在后田发展东黄小学的陈义辉、张鸿生等人入党。 1939年春,王博任中共龙岩县委青年部长。他积极领导全县各乡抗日救亡活动,大力开展募捐和义卖活动,把募集的寒衣、鸡蛋、草鞋等物资送往龙岩国民党陆军第十三医院,慰问抗日伤病员。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里,王博认识了红坊中原小学教师廖素琴,并结为革命伴侣。他俩志同道合,写下“生在40年代的我俩,我俩觉得只有奋进,只有奋进来勉励自己,来改革世界”以互勉。 1941年1月20日,闽西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全省的“闽西事变”,中共龙岩县委有计划地将党的力量转入地下。王博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悠远、富岭、孔夫等地继续开展斗争。同时还秘密到附近小学向进步青年学生传播马列主义,讲解革命道理。 1942年1月27日,负责中共红坊区委工作的曹木奇叛变投敌,并将在红坊的中共党员名册交给国民党顽固派当局。王博、吴作球等得知情况,连夜赶到红坊,分头通知有关同志转移上山,使党组织未遭重大损失。5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兼江西省委书记郭潜叛变,南委机关遭到破坏。中共龙岩县委根据上级党的指示,精简各级组织,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国民党顽固派到处张榜通缉王博。王博隐蔽在悠远村达3个月之久。 这年秋天,与组织失去联系的王博不得已化装出走,到东山县城以补鞋度日。廖素琴在悠远老家无法生活,在永定富岭乡亲的帮助下,改名廖碧芝来到南靖当佣人。1943年夏,王博托友回家探听情况,获悉素琴已在南靖,便由东山转来,夫妻会面,百感交集。虽有无限辛酸,王博矢志不渝,安慰勉励素琴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党!” 不久,王博在南靖振艺号皮鞋店就业,因手艺好,当上了师傅。随后与朋友合开了“捷克号鞋店”。1944年秋,有个弹棉花的人来找王博补鞋,王博认出这人是敌探,王博夫妻当即商定搬到较偏僻的山城大庙口,挂起“王振发修理皮鞋店”的招牌,独立营业。10月,王博不幸被便衣密告龙岩国民党保安大队。12月16日,南靖县警察局将王博押回龙岩。 顽固派软硬兼施,王博始终不为所动。为了保释王博,廖素琴几乎倾家荡产才凑集了一笔钱交给保安队。哪料顽固派当局反以“贿赂罪”将怀有身孕的素琴抓走。得知妻子被抓,王博常写信鼓励,写道:“琴身怀喜,更莫愁忧,饮食起居,卫生为重,最要除虱,衣服常换……对诸难友,精神亲爱……”,鼓励素琴适应狱中生活,坚定革命信念。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狱中难友无不欢呼雀跃,王博更是激奋异常。当他知道国民党当局无意释放“政治犯”时,便冷静分析情况并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防不测,王博写好了遗书,托人交给素琴。在遗书中,王博写道:”人生代价第一高,莫过节义始终留。”“吾俩夫妻异常人,历尽艰辛结金枝。新生进步恋爱史,树在千秋传后人。”在遗书中,王博对人生、事业、家庭的见解充分体现了他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 1945年10月10日,全国举行抗战胜利庆祝活动,狱中难友们尽情歌唱,为迎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最终胜利而欢庆。王博用笛子为大家伴奏,未料到正当他们欢庆胜利时,反动派已策划好杀人的阴谋。 当晚7点多钟,一群凶神恶煞的国民党兵冲进监狱,喝断了狱中囚犯的高歌,将王博推出去。面容瘦削、衣衫褴褛的王博,将冷冷的目光直刺敌人,然后回眸深情地看了下难友,做了无声的告别。凶残的敌人在王博头顶打进铁钉,致其昏死,然后将其装入麻袋活埋。风华正茂的王博英勇就义,年仅34岁。(游京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