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创作欣赏:有关『巾帼英雄』.....
将军老矣,空叹息,白发两鬓。
朝廷令,外族犯我,各家出兵。
强弩飞剑是当年,而今身弱家无丁。
抚缨枪,少年早白头,悲伶仃。
花木兰,心爱女。全忠孝,代从军。
骋骏马,胆识武艺超群。
十年征途百战功,飒爽巾帼亦将军。
终归乡,重披女儿裙,同袍惊。
《满江红。人物。花木兰。飒爽巾帼亦将军。黄正一》
【说 明】【提出历史上另一种花木兰不被视出女儿身的合理说法】
将军老矣,空叹息,白发两鬓:
花弧老将军当年战功赫赫,不过退役归隐多年,早已闲云野鹤,不问世事。只是最近却愁眉深锁,空自叹息,看着他两鬓斑斑白发,看起来感觉显得更加苍老了!
朝廷令,外族犯我,各家出兵:
花弧老将军身处的是南北朝的北魏时代,实行府兵制。也就是,凡家庭属府兵者,战时必须义务随时提供国家兵源,平时则可享受税赋及徭役的减免优惠。
花家是府兵之家,府兵制另一个特点,若有一家是府兵,基本上全村的家庭都是府兵,所可以框列的兵源加起来差不多是一个现代旅的规模。由于兵丁彼此都是同村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世交发小,军中编制在一起,凝聚力会更强,战场生杀更会彼此照顾,生死与共。
因此,历史上也有一种说法,木兰为什么十年军旅生涯都不会被发现是女儿身?实际上是因为全村的小伙子都知道她是因为孝心顶替村里的花弧伯伯,大家自家人,又都从小一起长大,因此不可能会有人去举发木兰。而到后期,木兰因军功高升而可以拥有个人空间,即便有少数贴身随从,也都会是自己人,更加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不会穿帮。
近日接到朝廷军令,因外族柔然侵犯,国家战事吃紧,花家必须依府兵义务派出一名男丁战士,为国效命。
强弩飞剑是当年,而今身弱家无丁:
当年花弧将军年轻时武功高强,硬弓强弩百步穿杨,高深的轻功飞身舞剑,剑法卓绝,出窍见血。当真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身体羸弱,早不复当年。偏偏此时国家征召有令,而家中又无可从军的男丁。实在无法可想,最坏打算也只有认命老骥伏枥,大不了放弃安享天年的梦想,拼了这把老骨头,把命就这么马革裹尸,献给国家罢啦!
抚缨枪,少年早白头,悲伶仃:
花弧将军找出收藏多年,当年疆场征战时使用的缨枪,抚摸着枪上红缨,感叹着当年的豪爽少年将军如今已垂垂老矣!对于如今自己的老朽瘦弱不禁感慨万千,悲叹时不我予!
花木兰,心爱女。全忠孝,代从军:
花弧将军有一位心爱的掌上明珠花木兰。明眸皓齿,正当青春年华。她自小跟着将军父亲练武骑马学兵法,文韬武略,色艺双绝。平日也帮着母亲从事女红农活,事亲至孝。
近日父亲为了国家征兵的命令而烦恼,乖巧聪慧的木兰看在眼里,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她左思右想,在忠孝两全的最高目标题目下,她唯一想得到的办法只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骋骏马,胆识武艺超群:
想到这次若让年迈的父亲上战场,等于送父亲去送死,木兰宁愿以身试险。她偷偷着装军服,拿着国家征召令,瞒着父母,驰骋快马离家,奔赴军营。自小木兰就积累好扎实的军人训练基础,父亲曾说,可惜木兰非男儿,否则当能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大有一番作为。既然胆识武艺超群,为了父亲,那就不妨一试!
十年征途百战功,飒爽巾帼亦将军:
果然,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以其武功及智谋,文韬武略,加上过人胆识,十年内建立无数战功。虽是女儿身,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凭战功,追随当年父亲的步履,也一路升到将军的位置,堪称驰骋疆场,少年英雄!
终归乡,重披女儿裙,同袍惊:
战争终于结束,朝廷本欲继续重用花木兰将军,但花木兰将军向圣上表示,双亲年迈,思乡情切,恳请准予辞官归乡奉养。圣上感其孝心,准予回乡。
终于回家了!花木兰回到当年自己的房间,一切依旧。她好好梳妆打扮,恢复女儿身衣裙。当她步出房门面见跟她一起回家的同袍时,多年同生共死的战友们方才大惊失色,原来花木兰是盛世红颜女儿身!
强弩:1、强劲的弓,硬弓。2、指能开硬弓的射手。
飞剑:飞身舞动精湛的剑术,兼有高端的轻功及剑术武艺。
家无丁:家中没有第二代年轻体健适合从军的男丁。
伶仃:瘦弱无力的样子。
飒爽:矫健强劲的样子。
英姿飒爽:英挺矫健,神采焕发。也可以指女子神采四溢,精神焕发。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