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北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2017年1-4月,北海新建商品房共网签16225套(其中1月2699套、2月2791套、3月4989套、4月5746套)。仅仅4个月的销量就相当于2016年全年网签数量的72.2%,这个増幅完全可以用“惊人”两字来形容。
但且慢开心。
交易中心网站同时还悄悄公布一项数据:2017年1-4月,北海楼盘共有1652套房子撤销了网签(其中1月撤销258套、2月369套、3月471套、4月554套)。大体上每网签10套房子,就有1套网签被撤销。
网签撤消的原因不外乎四大类:一是录入错误,二是客户反悔,三是无法按揭(比如客户无法满足贷款要求)、四是故意捂盘(比如把好房源用张三李四名字先网签霸住,有人要时再撤销网签加价重签)。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既然出现了将近10%的退签率,那就意味楼盘销售会出现反复。昨天或许全部都网签了,今天说不定有客户来退房。如此这般,表面售罄一段时间后,又积压了一批房源,于是售楼部又重新开张。
因此,那些声称“售罄”的北海楼盘,真的卖完了?
今年以来北海楼市除了销量大増之外,不少好象已经售罄多年的楼盘也纷纷重新开张售楼处。以西南大道西段为例:碧海豪庭、南国华城、嘉和丽景、银城花园等等这些售楼处早已消失多年的小区,今年春节过后又见到了售楼处的牌子。
这是楼盘“售罄”的结果?
1-4月共撤销的1562套网签当中,涉及到72个楼盘。如果按区域划分,银滩西区撤销了279套、上海南路222套、万达广场周边111套、金海岸大道(中段)107套、新世纪大道106套、西南大道101套、茶亭路北岸94套。
具体到楼盘:恒大御景半岛撤消网签最多(113套)。其次是恒大名都(86套)、天赐良园(82套)、万泉城2区(63套)、园辉新都(58套)、桐洋新城(55套)、碧桂园北纬21°(52套)、永高星海名城(51套)、恒大海上帝景(48套)、世纪城(45套)等等。
很明显,网签撤消不分高端低端,见者可能都有份,卖得多的难免撤销也多。但也很直接地反证了一个事实:声称“售罄”的,隔段时间也许又变成在售。
有些表示“售罄”或“即将售罄”的楼盘,真卖完了一点也不稀奇。
比如四川南路的丽水南珠(2009年开卖)、滨海阳光(2011年开卖),茶亭路的海岸国际假日花园(2010年开卖)、海辰国际(2011年开卖),西南大道的瑞海花园(2012年开卖)……等等。这些楼盘卖完就卖完呗,值得大惊小怪吗?
另一种情况是楼盘规模很小、对外销售数量很低,比如高德的山海居,2014年拿到预售证只有275套房其中近半是274地质队的职工内部集资房,花了两年多才卖完这也值得惊叹它“售罄”?
一般来说,楼盘越到尾盘就越难卖。因为剩下边边角角的户型很难吸引客人的兴趣,除非地段极好、小区极好或者价格极诱人。如果卖了三年还有相当房源、卖了五年还在吆喝,这样的楼盘如果还被拿来“印证”楼市火爆,要么是糊涂蛋要么就是居心叵测。可怜那些楼盘,莫名其妙被沦为市场夸张的工具。
北海是一个非常偏重外销的楼市,今年以来外地人买房占了80%以上。处处“售罄”对于本地购房人肯定不是好消息,但北海并不是外地人购房的唯一选择。如果把重点盯在“无房可售”,那不是推动而是摧毁这个楼市。如今的市场态势,炒作“售罄”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报告房源却更能吸引买房人。
反过来,那些“售罄”或者“即将售罄”的楼盘,看房人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北海今年的楼市,不少是房源越少喊价越狠。对小区真有兴趣的,与其为边角料讨价还价还不如直接去瞅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