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牵引(跟骨牵引)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达到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四肢和脊柱。

牵引疗法有皮牵引、骨牵引及布托牵引以及自身牵引等,临床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肌肉发达的程度和软组织损伤情况的不同,可分别选用。牵引重量以缩短移位程度和患者体质而定,应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不宜太过与不及。牵引力太重,易使骨折端发生分离,造成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牵引力不足,则达不到复位固定的目的。

1、 皮肤牵引技术

(一)皮肤牵引技术

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拉使作用力最终达到患处,并使其复位、固定与休息的技术,称皮肤牵引。此法对患肢基本无损伤,痛苦少,无穿针感染之危险。由于皮肤本身所承受力量有限,同时皮肤对胶布粘着不持久,故其适应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操作步骤】

1.准备用具:①宽胶布:长度为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宽度为扩张板的长度。②扩张板:为长方形,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3,宽度应比足中部宽2cm。③其它:牵引绳、重锤等。

2.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一般与扩张板长度相一致),并撕成长条,其长度应根据骨折平面而定,即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

3.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但应稍偏内侧2~3cm,并在扩张板中央孔处将胶布钻孔,穿入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

4.防止胶布粘卷,术者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两等分撕成叉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1/3~1/2。

5.在助手协助下,骨突处放置纱布,术者先持胶布较长的一端平整地贴在大腿或小腿外侧,并使扩张板与足底保持两横指的距离,然后将胶布的另一端贴于内侧,注意两端长度相一致,以保证扩张板处于水平位置。

6.用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勿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7.将肢体置于牵引架上,根据骨折对位要求调整滑车的位置及牵引方向。

8.牵引重量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肌肉发达情况而定,小儿宜轻,成人宜重,但不能超过5kg。

【适应症】

骨折需要持续牵引疗法,但又不需要强力牵引或不适于骨骼牵引、布带牵引的病例。

1.小儿股骨干骨折。

2.小儿轻度关节挛缩症。

3.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4.肱骨髁上骨折因肿胀严重或有水泡不能即刻复位者。

5.成人股骨干骨折或股骨颈骨折的临时制动。

【禁忌症】

1.皮肤对胶布过敏者。

2.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3.肢体有血循环障碍者,如静脉曲张、慢性溃疡、血管硬化及栓塞等。

4.骨折严重错位需要重力牵引方能矫正畸形者。

【注意事项】

1.须及时注意检查牵引重量是否合适,太轻不起作用,过重胶布易滑脱或引起皮肤水泡;

2.注意有无皮炎发生,特别是小儿皮肤柔嫩,对胶布反应较大,若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牵引;

3.注意胶布和绷带是否脱落,滑脱者应及时更换;特别注意检查患肢血运及足趾(指)活动情况,一旦发现血运异常,应及时解除牵引;

4.一旦发现对胶布过敏,应及时停止皮肤牵引,改用其他方法;

5.经常检查足部两侧与皮肤接触的部位,防止压迫性溃疡;

6.腘窝及跟腱处应垫棉垫,切勿悬空。

(二)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操作步骤】

1.准备用具:①宽胶布:长度为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宽度为扩张板的长度。②扩张板:为长方形,长度与宽度之比为4:3,宽度应比足中部宽2cm。③其它:牵引绳、重锤等。

2.按肢体粗细和长度,将胶布剪成相应宽度(一般与扩张板长度相一致),并撕成长条,其长度应根据骨折平面而定,即骨折线以下肢体长度与扩张板长度两倍之和。

3.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但应稍偏内侧2~3cm,并在扩张板中央孔处将胶布钻孔,穿入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牵引绳滑脱。

4.防止胶布粘卷,术者将胶布两端按三等分或两等分撕成叉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1/3~1/2。

5.在助手协助下,骨突处放置纱布,术者先持胶布较长的一端平整地贴在大腿或小腿外侧,并使扩张板与足底保持两横指的距离,然后将胶布的另一端贴于内侧,注意两端长度相一致,以保证扩张板处于水平位置。

6.用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勿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7.用同样的方法将两侧肢体垂直悬挂于牵引架上。

8.牵引重量应使患儿臀部悬空,利用自身重量牵引。

【适应症】

适用于3岁以下小儿股骨干骨折。

【禁忌症】

1.皮肤对胶布过敏者。

2.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

【注意事项】

1.将患肢与健肢同时进行牵引;

2.牵引重量两侧应相等,以患儿臀部刚好离开床面为宜,重量太轻牵引无效,重量太重则使患儿倒悬,出现呼吸不畅等不适;

3.密切观察双下肢远端及末梢血运情况,因为牵引时,双下肢高出心脏水平,易发生血液供应不足;

4.加上牵引带缠绕的压迫,容易导致末梢血运循环不良,出现足趾发凉、苍白或麻木、疼痛等。

二、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

(一)颅骨牵引

【适应症】

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或骨折伴脱位。

【禁忌症】

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2.颅骨骨骼有病变者。

3.颅骨局部需要切开手术者。

【操作方法】

1.体位

患者仰卧,头下枕一沙袋,剃光头发,用肥皂及清水洗净,擦干。

2.定位

①方法1:用龙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分头顶为左右两半,再以两侧外耳孔为,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交为中点。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该处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②方法2:由两侧眉弓外缘向颅顶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两线与上述额状线相交的左右两点,为钻孔的位置。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使两臂的钉齿落于距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该处即为颅骨钻孔部位。

3.消毒与铺巾

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范围约半径约15cm,保护眼睛和耳部,防止进入眼睛和耳朵。用碘伏(对碘伏过敏者用酒精,以下相同)消毒3遍,先在头下铺1无菌巾,其它3块在上面和左右,露出2个进针点,铺洞巾。

4.麻醉

采用局部利多卡因麻醉,用5ml注射器吸3ml利多卡因,在进针点插入,至皮下,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部出现白色皮丘,范围约直径2cm。对侧操作与本侧相同。

5.安装牵引弓

①切口:麻醉后,用尖刀在两点处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如果有明显出血,用弯钳钳夹,1号线结扎止血。②钻孔:用带安全隔板的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45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