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管理制度(8).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文化体现,管理理念,工作准则
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一、日常急救培训等工作
(一)熟悉环境
科主任带领新员工利用工作之余熟悉城市街道、居委会、小区、乡村街道名称(包括别名)等。
(二)业务培训
1.医务科组织高年资的医生或专业人员对主治医师以下的员工及新员工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喉罩管插管、除颤仪使用等进行培训;
2.科室主任自行安排本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项目培训;
(三)急救意识培训:医务科不定期组织参加值急诊班的全体医生进行急症及意外伤害的讨论,以增强急救意识。
(四)急救设备保养:急诊室由专人负责对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每周进行充电和检查,对急救箱内药品效期定时检查更换;保持急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院前急救考核:重点考核主治医师以下及刚入职的员工
(一)环境熟悉程度:医务科在新员工试用期、见习期满后,对医院及周边环境的熟悉 程度进行考核。
(二)急救意识考核:医务科拨打急救电话进行模拟急救现场,重点考核医护人员急救意识、应答质量等。
(三)反应速度考核:对医生(护士)受理呼救后赶往患者所在地的时间进行量化考核。
(四)携带药品及器械:对医务人员外出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与病情关联性进行考核。
(五)急救质量考核:依据省市120指挥中心下发的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急救质量考核。
三、院内急救考核
(一)必考项目:徒手心肺复苏、喉罩管插管、除颤仪的使用。
(二)其他考核内容:《医院常见急症诊治规范》
四、考核方法
(一)院前急救考核
侧重考核急救意识、反应速度、急救措施等方面,具体内容有:考核人员在院外拨打求救电话,考察医务人员是否询问地址、主要病情、是否留下打电话人的联系方式,是否进行简单指导;从接到电话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所用时间,医生到达以后对其釆取的急救措施是否恰当,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是否得当等。
(二)院内急救考核
1.考核内容:依据《医院常见急症诊治规范》进行逐项考核;
2.考核对象:除科室主任之外的中级职称以下的所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3.考核时间:具体时间考核时间由科室安排;
4.考核人:分管的院领导、医务科、科室主任为具体考核人。
五、奖惩考核成绩将记录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中。对于成绩优秀者,作为职称和岗级评定的参考;成绩不合格者,三个月内须经重新培训、考核,直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