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为什么不被(贾跃亭会是什么结果)

说起贾跃亭贾会计,大家都耳熟能详,贾跃亭带领下的乐视一度成为创业明星,也被大家所认知,但是贾跃亭风光无限,正值“壮年”,也在风口,为何突然倒塌,出局乐视?曾经的股份冻结风波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相?一时间贾跃亭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那为何之前资本市场又一度追捧?

老石带你解密贾跃亭的乐视帝国背后的故事。

我们先看看贾跃亭于乐视期间做了哪些商业布局?

一、乐视创办初期盈利单一:从我们认识乐视开始,最早乐视做的是乐视视频网站,当时的乐视商业布局和其他视频类网站一样,通过互联网免费视频资源获取庞大的用户,再通过广告、会员、游戏等下游业务盈利。这种商业模式是最简单的商业模式,我们通常将他称之为“后端盈利模型”!即前端烧钱给用户提供免费内容获取流量,再将流量变现。

二、乐视创办过渡期,逆向发展,做资源经济:乐视视频属于后起之秀,在用户获取上难度要高很多,毕竟前面有土豆、优酷、爱奇艺等;一味的烧钱也无法做到爆发式增长,怎么破局?贾老板有了一招“釜底抽薪”——收购“版权”,巅峰时期的乐视拥有全国80%主流剧网络版权。这是什么概念,我来解释一下,视频播放网站的核心是什么?内容!其实用户的忠诚度没那么高,当我想看一部剧的时候,全网只有乐视有,我肯定去乐视注册会员。同理,当我有了内容版权之后,其他网站想获取好的用户体验,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向我购买授权,丰富他们的内容库。这叫“资源盈利模型”,就是将上游资源尽可能的垄断,以此来牵制下游企业的发展!写道这里,我很佩服贾老板的眼光独到,思维超前,一个乐视的商业转折点就此形成。

三、乐视创办中期,横向发展,抢占终端入口:受限于当时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大量的用户不愿意为版权买单,还在看盗版,因此用户并没有向乐视想的那么理想。但是乐视有这么多内容,怎么办呢?不能闲置浪费啊,这个时候贾跃亭把目标瞄向了终端入口。大家都知道,彼时小米手机的火爆震惊全球,智能手机时代已经来临,手机功能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打电话、发短信,有了很强的娱乐性,那么乐视能不能抢占手机市场,不为赚钱,仅仅为了抢占入口。答案是可行的,苹果手机前后端都赚钱!小米手机硬件微利!乐视进军手机产业只有一个方法——烧钱进入,打出“负利≠低价”口号,以高性能 亏损迅速抢占市场。贾跃亭相信抢占入口之后,靠后端大量优质内容的盈利是可以覆盖前端烧钱的。大家想一想,一台手机亏100元,1千万台手机就是亏10亿,2千万台就是亏20个亿,这是什么概念?贾跃亭没有皱眉头,生生烧出了个市场。这个战略是在当时看是成功的,乐视除了在网上售机之外,同时发展B端客户,牺牲利益,大面积推广手机,曾经一度登上国产手机销量前十。

乐视不断投资,进军智能电视领域,打造“乐视超级电视”!进军影视领域,发行电影,抢占院线终端资源。

乐视后续又进军体育领域,深化资源库,形成影视 体育的新型文化领域内容提供商。

四、乐视创办巅峰期,开启全屏时代,打造乐视生态

乐视的商业布局在贾老板的精心经营下终于形成了乐视的商业帝国,网络端有乐视网,移动终端有乐视手机,家庭终端有乐视超级电视,线下终端有电影院,又有云计算及乐视金融作为纽带,在战略上已经形成 “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的垂直整合完整生态系统。乐视一度被捧上神坛!

那么贾跃亭作为乐视创始人?为何他的商业帝国坍塌,股权被封,无奈出局?

我们来分析下原因,从商业的角度出发,一般看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方面,分别为商业模式、运营情况、投融资分析;

一、商业模式:贾跃亭做为乐视创始人,从视频网站开始,一步步完善战略布局,打造垂直领域云生态系统。从互联网企业的维度去看,一方面他通过平台的创建,吸纳用户,形成“乐迷”,用户获取不是问题;另一方面,依托平台 内容 应用实现盈利。贾跃亭治下的乐视商业潜力巨大,商业模式无疑是成功的。

二、运营情况:我们通常看一个企业的运营情况,主要看三点,产品、收入和成本;

1.产品:乐视无论是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及内容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收入及成本(2017年以前贾跃亭治理):从下图1中看,乐视收入每年都在增长,到2014年同比增长下降,整体呈增长势态!

图1乐视收入分析表

由图2看乐视净利润同比增长略有下降,整体净利润也呈增长趋势。由此看来,乐视的整体运营也做的不错。

图2 乐视净利润分析表

三、投融资分析:据了解,乐视在贾跃亭治理期间,共融资1000亿,投资1500亿;

那么答案出来了,贾跃亭的出局背后原因在于资金链断裂,融资金额远远不及投资金额。深究一下,在于贾跃亭治下的乐视发展速度太快,公司无能力支撑他的迅速扩张,在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时候,贾跃亭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最终导致投资方失去信心,贾会计黯然离场。

其实对于创业者来说,“贾跃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那么创业的“陷阱”又有哪些呢?今天老石给大家盘点一下:

一、盲目创业:

这三种类型创业非常盲目,千万不要去做:

1.不想打工型:这类的人创业纯粹是为了不想打工,根本没有考虑到什么是商业模式,大都是以失败告终;

2.投机型:这类人看到了某个行业大火,别人赚钱了,赶紧进入,从来不研究别人为什么会成功,因此也总是摔个头破血流;

3.跟随型:这类人自己没有想法,只是跟着别人一起瞎折腾,往往最后得不到好结果。

二、产品不成熟:

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只是做附加值,产品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好的产品能够迅速让用户裂变,不成熟的产品,会加速公司灭亡,因此在创业中很多人以为产品“差不多”就行了,盲目推广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失败!

三、盲目扩张:

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也是创业一大“坑”,很多人以为只要我覆盖面上去了,用户数上去了,交易量上去了,我先拖供应商的货款,或者平台从业者的钱我先花,利用好结算周期做杠杆,等做大了融到资再填上这个“坑”,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如果要融资,投资方也要看你的财务报表,窟窿大了,如果投资人看好,他会要挟你多要股份,如果不看好,不好意思,拜拜,那么等待你的不单单是破产这么简单的事情!

四、财务不重视

创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财务千万要正规,很多人以为我做两套账是为了帮公司省钱,那么你就入坑了。

第一,你犯法了,中国企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好的企业最起码的基础素质就是合法纳税。

第二,财务越规范越好融资,如果你的帐是一团浆糊,不好意思,你的项目再好,投资人也进不来。

第三,融资周期,不要等到钱花完了才去融资,正常来讲,当你账上的钱不能支撑你半年支出的时候就要融资了。

五、盲目投资:

在创业坑里,有一种人,拿着投资人的钱,做战略版块补充,不计成本投资,最终导致out,其实投资人不怕亏钱,投资人怕的是不知道要亏多少钱。


老石说商业,商业原理、案例、应用,带你了解更多商业知识!敬请期待!

网站声明:本文,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