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一张多少钱(扫描一次多少钱)

央行颁布条码支付新规。静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最低。

线下扫码支付之争如火如荼,但就在此刻,央行却出台了一套条码支付新规。昨日,央行发布《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线下静态扫码支付方式每人每天最高不超过500元。新规将于明年4月起实施。

静态条码上限500元

新规将扫码支付分为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动态扫码分为三个等级,静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最低。并规定,无论采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单个银行账户或同一客户的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

央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静态条码是指长期有效的条码。比如商家贴在柜台上的二维码就是静态条码。

事实上,无论是支付宝还是pay,还是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近年来,静态二维码都是线下支付争夺战中的重要“武器”。支付宝和支付通过这种物美价廉的二维码将移动支付普及到了很多小商家,银联中国银联快通也在今年推出了线下二维码支付功能。

但央行负责人表示,静态条码容易被篡改或伪造,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假难辨,支付风险较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防范静态条码风险的措施。

根据新规,央行要求后台服务器对静态条码进行加密,宜使用防伪纸显示条码;显示静态条码的介质要放在商家收银员的视线范围内,商家要定期检查介质。

同时,央行还要求对静态条码采取保护套等物理手段进行保护,避免被覆盖或替换。收款人信息清晰显示在静态条码介质的显著位置,方便用户核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虽然央行将静态条码的上限限定为单日500元,但对高频、小额的静态扫描交易影响不大。

鼓励使用动态条形码支付。

央行相关人士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通过风险防范能力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静态条码的使用,鼓励风险防范能力更高的收款扫码方式。

根据新规,央行根据交易验证方式的数量和类型,将动态条码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并根据等级设定同一客户一天内累计支付限额为非自愿协议、5000元和1000元。

易观行业分析师王鹏博表示,从央行的规定中不难看出,央行还是希望支付机构和商户推出更安全的支付方式,这将有利于支付设备厂商。动态条码和静态条码的金额上限应分别计算。

事实上,动态条码支付已经被广泛应用。商家用扫码器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就是实时更新的动态条码。扫码后,用户需要通过指纹或密码验证。

此外,央行还表示,为防范套现等交易风险,同一收单机构同一身份证件的所有小微商户基于信用卡的条码支付日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但基于借记卡的条码支付不受支付金额限制。

北京晨报记者范姜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